印度能否窃取歼-10电磁信息 疑点重重的真实性!印度在编剧本方面有很强的能力,这不仅体现在宝莱坞的电影上,也反映在其军事宣传中。自从输掉5·7空战后,印度官方就编造各种故事来掩盖事实。例如,他们曾声称被巴基斯坦击落的并不是战斗机,而是一种抛射式诱饵。最近,印度媒体又宣称在5·7空战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浙江配资之家,利用技术手段成功截获了歼-10CE和JF-17战斗机、霹雳-15空空导弹以及红旗-9防空导弹的电磁信息。
然而,深入探究背后的细节,可以发现其中疑点重重。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军方发起代号为“辛杜尔”的行动,使用导弹袭击了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9处目标。印方称这些地区策划和指挥了针对印度的袭击。巴基斯坦军方迅速做出反应,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关闭全国空域48小时。随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空中对抗。据巴基斯坦军方消息,在这场空战中,巴方使用歼-10C战机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此次空战规模较大,双方作战飞机投入在100架以上,是2019年后印巴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这次空战是一次空中进攻作战和防御性制空作战之间的对决。印度对巴基斯坦和巴控区域的9个目标进行了空中打击,而巴基斯坦通过防御性的制空对印度作战飞机进行了远程打击。在整个过程中,体系战斗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多种平台在信息网络体系的联动下采取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声称在空战中成功窃取到关键电磁信息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印度媒体在军事报道方面历来有夸大其词的传统。2020年中印第13轮军长级会谈前,印度媒体屡屡造谣,大肆炒作所谓“中国士兵越线被扣”,遭到中国军方微博账号“钧正平”回击。欧洲独立智库“欧盟虚假信息实验室”也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印度纪事》调查报告中揭露,印度某些势力从2005年起针对与印度存在冲突的国家(主要为巴基斯坦和中国)实施持久、隐蔽和系统的信息战。
从技术角度来看,想要成功截获歼-10CE和JF-17战斗机、霹雳-15空空导弹以及红旗-9防空导弹的电磁信息非常困难。以歼-10CE为例,这款现代化战斗机具备先进的抗干扰和信号屏蔽能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印度战机要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接近并截获其电磁信息几乎不可能。霹雳-15空空导弹和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也有严格的电磁防护机制,使得印度难以突破这些技术壁垒。
回顾5·7空战实际情况,巴基斯坦空军表现出色,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在这种被压制的局面下,印度战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实施电磁信息的截获行动。巴基斯坦的防空体系和空中力量对印度战机形成了有效威慑,使得印度战机更多处于防御和应对状态,而非能够从容开展电子侦察和信息窃取工作。
印度空军在5·7空战中遭受了一定损失,这对国内舆论和国际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宣称成功窃取对手关键武器装备的电磁信息,印度试图向国内民众展示其在军事对抗中的“收获”,挽回在空战中失去的颜面,重塑印度空军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缓解国内对其军事行动不力的批评声音。这也反映出印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其在国际军事合作和电子战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下,政府需要一些看似“积极”的军事成果来巩固执政地位,赢得选民支持。因此,印度媒体发布这样的消息可能是为了满足国内政治宣传的需要,营造出一种印度在军事对抗中占据优势的假象。
浙江配资之家
盈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